![]() |
您现在的位置: 党建资讯网 >> 文章中心 >> 基层党建 >> 社区党建 >> 正文 | ![]() ![]() |
|
|||||
努力探索社区党建新途径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社区党建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10 | |||||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 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博,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 ” 社区党建工作要顺应 “ 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 的总体要求,这是搞好社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共道里区抚顺街工委按照 “ 三个代表 ” 的要求,把社区党建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龙头,以 “ 四力 ” 工程为载体,进一步发挥了社区党组织、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了社区 “ 两个文明 ” 建设健康发展,并着力探索出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新途径。 一、 夯实基础,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 一是健全组织,配强班子。随着社区的划大,抚顺街工委及时调整充实了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党建工作研究会、业余党校和 5 个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党员 “ 三站、一校、一区 ” ,研究制定工作计划、任务和目标,明确各自分工、职能,落实责任、任务,进一步完善了街道杜区党建工作网络,从组织机构上进一步夯实了基础。同时把公开招聘作为加强社区党建的有利契机,采取个人自荐、组织推荐、机关干部及社区党员干部举荐等办法,做到了把那些 “ 靠得住、有本事 ” 、热爱社区工作和熟悉党务工作、年富力强的优秀党员和人才充实到社区的领导岗位。在实践中,这些干部很快进入工作角色,打开了工作局面,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充分肯定。 二是利用阵地,强化教育。 2002 年,抚顺街工委加大了 “ 三站一校 ” 建设工作,发挥其在社区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街工委、社区党总支按照年初制定的 “ 三站一校 ” 学习教育活动计划,围绕新形势、新任务和社区建设与管理,针对社区党员特点,开展了党课教育、专题讲座、理论知识辅导、理论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目前, 5 个社区已举办各类学习培训班 8 期,培训社区党员及骨干 400 多人次,收到较好效果。为强化指导功能,街工委对各社区 “ 三站一校 ” 活动,每季度统一布置学习内容,街工委干部按照社区党建工作各自分工,深入社区指导 “ 三站一校 ” 活动。每半年和年终,街工委还组织检查组进行检查、总结和评比,已总结树立了 3 个社区 “ 三站一校 ” 活动的好典型、好做法,不断提高了这项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在抓 “ 三站一校 ” 软件建设的同时,不断改善硬件建设,街工委先后投资 30 余万元,对抚顺、抚安、安祥三个社区的 “ 三站一校 ” 环境进行改造,使抚顺社区阵地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三是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抚顺街工委把社区党建工作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方向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并先后完善制定了《社区党建工作制度》、《社区党员教育制度》、《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制度》等有关制度 19 项。实行了《在职党员联系卡及反馈单》制,印制了流动党员登记卡、社区党员邻里互助卡、社区 “ 两新 ” 组织登记册等 17 种规范性的簿、卡、册,为开展好社区党建工作打下了基础。 二、 共创共建,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向心力 一是发挥社区党组织政治优势,举全街之力安置好下岗职工再就业。近年来,抚顺街工委以杜区党总支、党建工作联席会为依托,驻街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全街上下形成合力,共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 2616 人。目前,抚顺街工委辖区内的下岗职工将社区当成了自己家。如抚安社区办了一个党员绿色粮店,这个粮店办起几个月,每月收入不多,但党员们心里十分温暖,工作热情很高,她们说: “ 这是社区党组织为我们下岗党员安置的新家。 ” 二是挖掘和优化配置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打造优美生活环境。在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的组织协调下,在区域内开展社区共创共建活动, 5 个社区党组织与辖区 67 个单位结成了共创共建对子,社区根据辖区单位的资源优势和特点,与他们签订了共创共建协议书,双方提供双向服务。按照区委提出的 “ 发动全区人,汇聚社会钱,干好百姓事 ” 的要求,在 “ 四从、四起、四延伸 ” 活动中,各社区主动请辖区内的各单位党组织和党员与他们共同创建 “ 绿色楼道 ” 等利民工程,实现了社区搭台,党员群众唱戏的工作构想,既宣传了企业形象及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风貌,又教育了群众,深得人心。 三是发挥在职党员表率作用,亲情服务社区居民。按照 “ 把所属的管起来,所在的统起来 ” 这一要求,抚顺街工委在社区中开展了 “ 亮党员身份,树党员形象 ” 活动,以楼道为单位做好在职党员登记,开展党的活动。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在职党员,街工委、社区通过表扬信和反馈单位等形式向其所在单位进行反馈。如街工委在开展 “ 亲情服务 ” 活动中,居住在地德里的社区居民、万家劳教所干警共产党员王广君夫妇与邻居林日贤老人结成 “ 一助一 ” 帮扶对子,并安装了 “ 求助门铃 ” ,林日贤老人的日常生活和衣食住行因为有了王广君一家的照顾,变得不再孤独无助。她逢人就夸王广君一家的热情帮扶,使自己不再孤独无助;她逢人就夸王广君一家人,不是儿女却胜似亲人。王广君 19 岁的女儿受到父母的影响,也成为老人的扶助者,类似这样的事迹很多,在社区居民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三、扩大覆盖面,增强社区党组织的渗透力 一是抓源头,为建立 “ 两新 ” 党组织打好基础。为搞好 “ 两新 ” 组织的党建工作,街工委对社区的 “ 两新 ” 组织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在全街范围内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建立了党建情况登记卡,掌握了 47 家 “ 两新 ” 组织的基本状况,其中新经济组织 27 家,新社会组织 20 家,并且还制定了 “ 两新 ” 组织联系工作网络图,划分了责任区,明确了责任人,从而形成了党政联手、齐抓共管的态势。 二是抓覆盖面,对条件成熟的及时建立党组织。针对 “ 两新 ” 组织的不同情况,街工委采取条件成熟的建立独立党组织,党员数量不够的建立联合党组织的办法,共建立独立党支部 9 个,联合党支部 2 个,并对 “ 两新 ” 组织现有党员情况进行调查。最近,黑宝大药房、龙生房地产开发公司相继建立了党组织,全科医疗设备、天天渔村等两个单位的建党准备工作也已基本就绪。 三是抓渗透,消除党建工作 “ 空白点 ” 。街工委对暂时不具备建党条件的 30 余家 “ 两新 ” 组织、 520 户个体工商户采取就近就便、有利于工作的方式,把他们划分到社区及 “ 两新 ” 组织党支部中进行管理。同时,从社区中选派政治素质好、协调能力强、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的党员,到这部分组织中任政治指导员,开展党的工作,这一举措扩大了党在非公有制和民间组织中的影响力和党建工作覆盖面。 目前,街工委已向 “ 两新 ” 组织下派了 20 名政治指导员,使 “ 两新 ” 组织党建工作的覆盖面达到了 100% 。 四、活化载体,增强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 一是以加强党性教育为重点,不断提高党员素质。街工委把开展经常性的党性教育作为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围绕党性教育开展党内主题教育活动。在社区党支部中开展了 “ 五好 ” 社区党组织和 “ 四比、四看 ” 竞赛活动,即:比学习看素质、比班子看团结、比作用看贡献、比创新看成绩,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5 个社区党总支在 “ 五好 ” 社区党组织和 “ 四比、四看 ” 竞赛活动中都制定了较高的工作目标,表现出较大的热情和劲头。同时,街工委在社区党员中,以开展 “ 新时期党员形象讨论 ” 、学习实践 “ 三个代表 ” 、 “ 党员奉献日 ” 等活动为载体,不断激发社区党员在社区建设中挑大梁、唱主角、当先锋、做模范的积极性。 二是以 “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 活动为栽体,大力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近年来,街工委先后在社区党员中开展了 “ 一助一 ” 结对子、 “ 共产党员楼道 ” 、 “ 共产党员责任区 ” 等活动,党员率先与特困群体结成帮扶对子,率先参与楼道粉刷、绿地认养,率先维护治安、维护社区稳定。在社区建设中,许多党员不论职位高低、年龄大小,都以一名普通党员和居民身份,带头参加杜区党组织安排的各项活动,涌现出一批社区建设的优秀分子和志愿者服务队伍。目前,全街党员与特困户、残疾人等共结 “ 一助一 ” 对子 213 对, 1100 多名党员和群众成为社区建设的志愿者。 |
|||||
文章录入:lthm 责任编辑:lthm |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 |
![]() |
电话:010-80358317 80358319 传真:010-80358317 为了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6.0或以上版本的浏览器、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版权所有 www.192171.com 党建资讯网 2004—2006 京ICP备0500200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