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党建资讯网 >> 文章中心 >> 基层党建 >> 学校党建 >> 文章正文 | ![]() ![]() |
|
|||||
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办学育人 | |||||
作者:中共空军雷达学院委员会 文章来源:求是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6 | |||||
空军雷达学院在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曾创造过“三到一长期”(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长期为雷达部队服务)的典型教育经验,受到了军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在新的历史时期,学院党委紧紧抓住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办学育人这个中心任务,形成了“三树立一弘扬”(树立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军人价值观,弘扬“三到一长期”的“雪莲精神”)的教育新模式,在培养政治合格、军事过硬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牢牢把握办学育人的正确方向 坚持德育为先,始终把政治合格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院党委认为,雷达部队环境特殊,条件艰苦,我们培养的人才,首位是政治合格,核心是军魂意识,关键是树立正确的军人价值观和牺牲奉献精神。这既是学院历届党委坚持的优良传统,也是军队信息化建设和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政治工作要做到“保方向、出人才”,必须紧贴时代,与时俱进,始终把培养政治信念坚定、听从党的指挥、乐于献身国防作为办学育人的根本来抓。我们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积极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引导学员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始终保持坚强的革命意志和旺盛的战斗精神。 “三树立一弘扬”教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体现先进文化的“雪莲精神”文化为载体,提升了教育的理论层次,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这一经常性主题教育,我们在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中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在教员中强化“师德”教育,在学员中推进“立身做人、立志成才、立业戍边”的“三立”教育。在全院形成了党委统筹、机关合力、基层实施、人人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局面。 二、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打牢学员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 一是把创新理论转化为强大的精神支柱,不断坚定学员的政治信仰和军魂意识。针对技术院校大学生存在的重专业知识轻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的特点,围绕坚定学员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信仰和听党指挥的军魂意识,我们着眼于理论上的强基固本,在教育内容上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按照“一科为主,全面渗透”的原则,率先开设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所有主课、必修课和其他选修课中。胡锦涛同志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后,我们及时组织教员学习研究,举办理论研讨和讲座。院、部领导与教员一起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同时通过调整教学计划和采取集体备课、课前审定等措施,更新教材、教案,使政治理论教学迅速聚焦到党的创新理论上来,先后举办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六个专题讲座,使党的创新理论及时纳入教学,尽快转化为学员坚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做人的行为准则。 二是把创新理论转化为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牢固树立正确的军人价值观。今天的学员生长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环境中,普遍有干一番事业、创辉煌人生的愿望和抱负,但比较注重自我设计、自我实现,注重个人利益和物质追求。怎样引导他们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校正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重点思考、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围绕“什么才是有价值人生”、“在部队能不能实现人生价值”、“军人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开展“三立”教育。组织“市场经济与军人价值”讨论征文活动,邀请军内外专家教授作报告,举办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神圣使命讲座,编写雷达兵英雄谱《戍边·建功·成才》一书,开展演讲会、辩论赛、网上征文等进行讨论交流,引导学员深入思考,从党的创新理论中寻找理论依据,从我军历史使命中认清肩负的责任,从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中领悟人生真谛,确立立足军营干事业,献身国防建功业的人生价值理想。 三是把创新理论转化为强烈的使命意识,坚定献身国防、建功立业的理想信念。针对学员的成长特点,我们把弘扬“雪莲精神”贯穿于学员在校学习的全过程,按前后相继的三个阶段逐步深化。一年级为定向阶段。一年级学员对部队特别是雷达部队还没有足够的了解,对在艰苦环境中卫国戍边思想准备不充分,通过组织他们学习军史,参观军史馆、院史馆和“三树立一弘扬”教育专修室,观看《边陲之星》和《中国雷达兵》等电视系列片,举办雷达兵英模报告会等方式,增加了他们对雷达部队的感性认识,初步树立起爱军习武、卫国戍边的理想。二、三年级为导向阶段。我们通过开展系统的理论教育、我军根本职能教育和使命教育,组织学员到雷达部队见习锻炼,参加全国、全军大学生竞赛等,引导学员树立个人成长与部队发展相统一的成才意识,根据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自觉刻苦学习,精通专业,全面发展。四年级为去向阶段。我们开展革命老区“红安行”,组织戍边演讲、签名、宣誓活动,参观应急作战部队,强化心理训练,培育战斗精神,强化当兵打仗意识,引导学员将报国之志转化为戍边行动,自觉服从分配,到一线应急作战部队和条件艰苦的部队去建功立业。 三、坚持按党的创新理论的要求,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 改革政治理论课教学,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针对党的创新理论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并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实施“四化”教学法(标准化、专题化、民主化、网络化),拉近了教员与学员的距离,拉近了政治理论课与学员兴趣的距离,拉近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拉近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学员认同的距离,激发了学员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了创新理论教育的效果。 改进经常性思想教育,拓宽教育渠道。我们在着力抓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化战斗精神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系队干部、党团组织、政治导师、专业教员、家庭社会、部队领导的作用,通过谈心交心、解疑释难、书信往来、电话电报、网上对话等形式,开展经常性思想教育。学员毕业前夕,学员队党支部都要给每位学员家长寄一封公开信,宣传毕业分配政策要求和支持孩子立业戍边的道理,请家长配合做好学员的思想工作。部队领导来院期间,邀请他们与学员座谈,谈部队变化、谈对人才的需求等,鼓励学员学好本领,提高素质。 丰富实践教育平台,盘活教育资源。针对培养军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我们积极拓展实践性教育的空间,制定了加强实践性教育的若干措施,将课堂延伸到部队、延伸到网络、延伸到社会。实施集成化教育,依托学院现代化教育集成训练系统,对学员实施军政、指技兼容训练,增强学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实施基地化教育,在部队、地方建立了26个实践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员到三峡水利建设总公司等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性教学。实行开放式教育,组织学员参观学院所在地武汉地区的革命景地、人文景观,激发爱国热情。实施体验式教育,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30年不间断地到革命老区红安进行爱国奉献实践体验,通过参观烈士纪念馆、重走红军路、参加助民劳动等,让学员在实践中体悟军人的价值。 建设“雪莲文化”,实现文化育人。针对雷达部队地处高山海岛、沙漠戈壁,条件艰苦等特点,我们将雷达兵“扎根高原,默默奉献,傲霜斗雪,顽强不屈”的品质凝炼为“雪莲精神”,作为雷达兵的主导价值。以“雪莲精神”为内核,培育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雪莲文化”,激励学员献身国防、建功立业;改善设施,建造“雪莲文化”的物质载体;开辟“雪莲”文化长廊,编撰“雪莲”丛书,创作《雷院之歌》,授予“雪莲”纪念章,寓教于乐,传承“雪莲文化”精神,营造了浓郁的“雪莲文化”氛围。 |
|||||
文章录入:lthm 责任编辑:lthm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 |
![]() |
电话:010-80358317 80358319 传真:010-80358317 为了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6.0或以上版本的浏览器、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版权所有 www.192171.com 党建资讯网 2004—2006 京ICP备0500200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