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心理健康 美好未来》宣传图片
作者:党建资讯网  文章来源:党建资讯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5-27  文章录入:小王  责任编辑:bulu

  名 称

 《心理健康 美好未来》

  规 格

 大8开(42cm*28cm),24幅

  价格

 定价148元,会员价128元

  订购热线

 010-80358317 80358319

《心理健康 美好未来》宣传图片

    当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儿童和青少年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情绪或行为问题。近年来,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约为19%。他们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情绪反常、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学校恐怖、吸烟酗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中小学生存在着较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是客观事实。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主要包括学习、自我、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大学生中,近25%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根据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对北京16所大学学生10年中辍学原因的分析,1982年以前主要为传染性疾病,而1982年以后则为精神障碍。并且,心理问题有上升的趋势,主要以焦虑、抑郁等神经症行为的增多为主。

    对此,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要预防、减少和解决青少年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就离不开扎实而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以来,我国开始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年新春伊始,卫生部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提出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建立与“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工作机制相适应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

    我们汲取各方精华编制了此套图片,希望能给广大学校、社区、学生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帮助,并推动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