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昌市夷陵区把私企业主教育引导作为推进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突破口,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推进私企党建工作,促进了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明确部门职责
着力于构建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明确了区级领导、组织部门、乡镇和有关区局党委的工作职责。一是联系私企的区级领导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建立区级领导联系私营企业制度,安排所有的区级领导联系私营企业,在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的同时,指导企业加强党建工作。二是组织部门负有直接指导责任。建立部长联系私营企业制度,部领导全员上阵联系湖北稻花香集团、均瑶集团乳业有限公司宜昌分公司等5家企业,定期到企业办公,指导开展工作。三是乡镇和有关区局党委负有具体工作责任。下发了关于理顺关闭、停产、合并、破产、转型等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组织关系的意见,对改制企业采取了属地管理、纳税地管理、部门管理、委托管理、企业集团总部管理等多种形式,理顺了关系,明确了乡镇党委和有关区局党委的工作职责。
二、细化目标要求
提出“三增三扶三保三挂钩”的目标要求。要求私企业主破除“小进即满,小打小闹”的思想,做到“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努力实现“三增”,即企业增效益、国家增税收、员工增收入。要求私企业主在追求企业效益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努力做到“三扶”,即扶持社会公益事业、帮扶弱势群体、扶助贫困学生。要求私企业主站在拥护党的领导的高度,站在推动企业党建和企业发展“双赢”的高度,积极支持在企业建立党的组织,壮大党的队伍,努力做到“三保”,即为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保障、场所保障、经费保障。
三、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发放公开信,进行广泛动员。与区委统战部、工商联、区个私协联合印发了《致全区私营企业主一封公开信》,发放到650名企业主手中,使他们了解教育引导的内容和目标。二是坚持每年在全区举办一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研讨班,召开一个私企业主代表座谈会,促进横向交流,在私营企业党组织和业主中形成了加强非公党建工作的共识。三是扩大媒体宣传。在抓好《夷陵党建》、《统战工作》、《民营经济简报》等刊物的日常宣传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两台两报”宣传。2003年,利用夷陵人民广播电视台、电视台、《宜昌日报》、《三峡晚报》宣传私企典型和业主典型10余个,推介先进企业党组织20多个。四是加大典型培植、宣传力度。按照“抓大放小、抓强带弱”的原则,分类确定了10多家私企作为工作重点,探索经验,以点带面,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湖北稻花香集团党委“发挥党组织在民营企业中的核心作用”、均瑶集团乳业有限公司宜昌分公司党支部“与业主沟通、为企业添力”等先进做法,在全区广大私企业主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创新方式方法
一是加强政治引导,提升私企业主政治素质。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及时组织私营企业主参加理论培训,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报告》武装头脑。同时,对私营企业主进行了《劳动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普及。区委每次召开重大会议、出台重要政策时,及时通过各种形式传达到私营企业主中,使他们能在第一时间倾听到党的声音,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政治热情。二是强化服务意识,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帮助业主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各种纠纷,帮助呼吁落实有关政策,为企业解决了包括用水、用电、用地、用房及申办各类经营许可证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帮助业主出谋划策。针对相当一部分私营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不高,积极鼓励业主破除小打小闹、小富即安的思想,引导他们按照市场需求,提升商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帮助私营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争取优惠政策、扩大销售网络、增添企业活力,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增强党员素质,提升党组织在私企中的影响力。要求企业党组织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开展活动,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凝聚职工,影响业主,实现有为换有位。广大党员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出谋献策,得到了业主的普遍认可,为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五、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充分发挥非公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建立了由区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区工商局、总工会、团区委、妇联、工商联、个私协等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并建立成立单位定期办公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议,通报情况,研究工作,协调行动,形成合力。2003年,共召开联席会议3次,解决实际问题10多个。二是把私企业主担任党代表、人大代表及私营企业评先表模的推荐工作与其他阶层同等对待,充分保障他们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参与权和发言权。2003年,共推荐表彰私营企业党组织4家,私营企业党员3人,有3家私企党员业被区委评为红旗单位。推荐8名私营企业主担任人大代表,3名私营企业主担任党代表。三是实行定期检查通报制。每半年对各级党委进行一次集中检查,对私企业主教育引导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私企业主教育引导工作突破了制约私企党建发展的瓶颈,抓住了私企党建发展的“牛鼻子”,推动和促进了私企经济和党建工作的协调发展。一是私企业主的政治素质明显提升。全区共有25名私企业主在企业党组织的影响下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51家私营企业在业主支持下,建立了党组织。二是私企业主的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在捐资助学活动中,私企业主共资助学生50多名,捐款3万多元。在抗击“非典”期间,全区私企业主慷慨解囊,共捐资达20多万元。三是私企党建工作环境明显改善。全区九成以上私企业主为党组织落实了活动经费、时间和阵地,有7名私企业主要求上级党组织选派了党组织书记,有3名私企业主主动提出要争创省、市党建工作示范点,全区私营企业党员队伍由三年前的不足500人壮大到现在的1500人。四是私营企业发展的后劲明显增强。私企业主的教育引导工作促进了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的建立,在企业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增添了企业发展的后劲。全区私营企业由450家发展到800家,每年向国家提供税收由1.2亿元上升到2.2亿元,成为我区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