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简介 | 部分用户 | 党建电教片 | 企管电教片 | 图书图片 | 文章中心 | 欢迎投稿 | 雁过留声 | 联系订购 | 
您现在的位置: 党建资讯网 >> 文章中心 >> 基层党建 >> 社区党建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苏南农村社区党建调查           ★★★ 【字体:
苏南农村社区党建调查
作者:焦建俊 闵家彬    文章来源:党建研究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13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外向型经济和园区经济蓬勃发展,小城镇和中心城市快速崛起。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下,大部分村镇实现了土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上世纪90年代末,苏南农业占GDP的比例降到了5%左右,人均GDP达到2693美元,农村劳动力80%以上脱离了农业生产。到去年底,苏州、无锡、常州城市化率分别达63%、66%、59%,三市共有街道168个,其中89个是由原来的乡镇改制而来,占街道总数的53%;社区(居委会)1277个,其中由村改制的和村居合一的共476个,占三市社区(居委会)总数的37.2%。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的趋势给传统的农村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苏南地区主动顺应农村城市化的新变化,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城乡一体化要求的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子。
     
      一、健全组织,配强干部,夯实农村社区党建工作基础
     
      江阴、张家港、太仓等地参照城市社区建设的模式,结合本地实际,对城乡社区构架进行改革和调整,将原来的居委会整合为社区居委会。对城郊结合部的一些村,以村居合一形式,组建了社区居委会。江阴市在实施村街合一的基础上,按副镇级建制组建了6个街道党委。张家港形成了集镇所在地的中心社区和以村为单元的村级社区,并同步建立了社区党组织。目前苏南农村社区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在此基础上,注重加强农村社区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采取“选、聘、派、挂”等多种方式,充实农村社区“两委”班子力量,加强对农村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社区工作的要求。同时,针对党员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加强教育管理。对流动党员,严格实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采取就地管理、动态管理的办法,切实做到情况清、流向明、管到位;对在职党员推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驻社区单位党组织主动将党员基本情况提供给社区,并将其在社区表现纳入民主评议考核中,社区党组织将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情况进行登记,并及时反映给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对下岗党员及时掌握思想动态,解决生活困难,提供就业信息,激发其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二、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构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格局
     
      各地按照区域共建的思路,整合社区资源,丰富农村社区党建的工作内容和活动形式,初步形成了以乡镇(街道)党委为核心、农村社区党支部为基础、农村社区党员为主体、其他各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格局。一是建立组织管理新体制。通过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从政府、驻地单位、街道及社区居委会、辖区居民群众四个层次入手,逐步实现集权管理模式向分权管理模式的转变,向街道、社区放权,给社会组织授权,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网络、四级落实”的新型管理体制。太仓市逐步建立健全了社区党建五大目标体系,即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的社区组织体系,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社区共建体系,重心下移、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社区工作体系,亲民、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体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区活动体系。二是建立工作运行机制。坚持“一社区一支部”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党的组织工作各项制度及议事规则。逐步实现了领导方式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向协调服务的方向转变,组织方式从过去的以条为主、条块分割向条块结合的网络化方向转变,活动方式从过去各自封闭向形成社区合力的方向转变。三是建立共驻共建协调机制。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活动共建、工作共担的目标和平等、自愿、协商的原则,充分挖掘并合理配置农村社区资源。张家港市广泛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目前,全市农村社区党组织共向1000多家非公企业派出了800多名党建工作指导员,指导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
     
      三、立足服务,拓展功能,增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活力
     
      管理和服务是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重点。近年来,苏南地区通过构建完善、配套的服务体系,把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同服务社区群众有机结合起来,聚合社区各类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力量,投身到整顿秩序、治理环境、绿化保洁、亮化美化等工作中去。主动帮助驻区单位、企业及个体经营户解决工作、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他们创业和发展提供服务。无锡惠山区、常州武进区等地农村社区党组织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社区学校、医疗、家政、职业介绍等各种形式的农村社区服务性组织,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农村社区服务网络。张家港市针对外来人员不断增多的实际,建立了市级外来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并在各社区设立服务网点,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和服务,使他们在就业、上学、医疗、住房等方面享有与本地人员同等的待遇。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提升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水平
     
      农村社区党建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新领域,涉及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创新。近年来,苏南地区各级党组织始终把农村社区党建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布局,认真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实行目标管理。同时,坚持把抓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评比表彰先进的一个重要条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有些乡镇还成立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定期讨论研究解决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探索加强和改进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不少地方在符合条件的农村社区,建立了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由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组成,定期开展活动,研究讨论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方法措施,落实加强农村社区服务的具体工作。
     
      农村社区是一个新生事物。苏南地区的实践表明,农村社区是农村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农村社区建设核心内容的社区党建,必须主动适应农村体制变化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要求,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努力提高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水平,以此来带动农村、城市、企业等各方面党的建设,从而形成融农村党建、企业党建、新经济组织党建、社区党建为一体的“大党建”格局。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

文章录入:lthm    责任编辑:lthm 
  • 上一篇文章: 努力探索社区党建新途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