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城区现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445家,近三年来共发展党员205名,占全区发展党员总数的7.5%,稳步增长;培养入党积极因素分子226名,占全区入党积极分子17%,比1999年高出将近9个百分点。发展党员结构也有较大变化,女党员比例有所上升,生产一线党员比例稍有下降,中层管理干部党员增长较快;年轻化趋势比较明显,文化程度逐渐高学历化,总体结构日趋合理化。可以说,我区近三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党员工作是比较成功的,成绩是明显的。这主要得益于: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每年,分管领导都会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定期听取汇报,对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探讨研究,查出问题所在并及时加以纠正; 二是发展党员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吸取借鉴以往机关及农村基层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经验并结合非公企业发展党员工作的具体情况,我们在坚持的基础上,灵活党员发展办法,简化发展程序,根据非公企业员工流动性大的特点,采取区内党组织联合考察,打破了以往非公有企业发展党员因考察时间不足造成的尴尬局面,突破了一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培养考察入积极分子职责限制,使得全区非公企业发展党员机制不断完善; 三是群团组织大力支持。非公企业工、团、妇组织的大量组建并有效发挥作用,为非企业党支部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为党支部推荐了许多优秀干部;四是下派挂职干部和党建工作指导员作用的发挥。我区及时总结和推广西天尾镇下派非公企业经济服务队的成功经验,在全区范围内积极推行下派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充分发挥他们和市委组织部下派的挂职干部的作用,突出抓好组建党组织和发展党员工作,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的活动,如“一名党员一根杆”、“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和党员责任岗等,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五是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吸取新度镇“七一”讲话宣传进企业的经验,结合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政策带进了非公企业,向职工宣传,向业主宣传,消除了员工和业主的顾虑,赢得了大部分职工和业主的支持,也吸引和争取了较多的优秀青年向党组织靠;六是组织的严格把关。区委组织部结合每年发展党员工作检查活动重点对非公企业发展党员工作进行审查,有效地控制了党员结构,也防止了一些动机不纯的人入党;七是党组织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我们以“六个好党支部”、“党员献爱心”等活动为载体强化对党支部的建设和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导职工向党组织靠拢。 当然,我们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党员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有些非公企业党支部多年来发展党员;发展党员渠道不多,措施不力;对发展党员质量把关有时不够严格。 针对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如下思路和对策: 一、积极拓宽渠道,广泛慎重推优 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从建立一支入党积极分子入手,拓宽渠道,广泛推优。 (一)注重从优秀青年职工中挑选入党积极分子。一是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章》,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引导职工向党组织靠拢。二是职工中开展技术比武竞赛活动,把技术过硬、作风好、品质优的青年职工吸收到入党积极分队伍来。三是给表现好的生产一线职工压担子、交任务,培养锻炼职工技、能,激发职工爱岗敬业和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四是凡进厂两年以上的职工,给予逐人建立档案,就政治立场、对党认识、敬业精神、遵纪守法、劳动态度、爱厂表现等情况进行跟踪考察,在考察的基础上筛选人员作为党积极分子。 (二)注重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挑选入党积极分子。一是对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在非公制经济组织中广泛开展的雷锋、徐虎、李素丽等先进松花江人物学习的活动,用先进模范事迹召大中专毕业生发挥聪明才智、努力工作,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三)注重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骨干中挑选入党积极分子。一是深入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做培养、挑选入党积极分子的业务指导工作,要求每个党支部每年培养非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骨干,主动与他们交心谈心,启迪他们向党组织靠拢。二是切实抓好党支部开展“五个好”、“双学”活动,使非党管理人员进一步了解党的先进性,增强感召力和凝聚力,同时安排非党优秀管理人员列席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增强他们向党组织靠拢的向心力。三是要求各党支部给非党优秀管理人员交任务、压担子,使其经受锻炼和考验。 (四)注重从优秀团员中挑选入党和积极分子。一是党支部积极引导团组织开展“推优”工作,正确认识和把握团员青年的特点,注意发现培养脱颖而出的新秀,把一批优秀团员青年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二是明确“推优”的标准,党支部指导团组织进一步认真学习《党章》,根据非公制经济组织的实际,掌握好“优秀团员标准”,向党组织推荐。三是搞好“推优”工作与党组织工作衔接,团组织坚持“推优”原则,积极主动与党支部紧密配合,使团组织的选拔推荐和党组织的培养发展协调一致。 二、坚持党员标准,严把党员发展关 在广泛慎重推优的基础上,我们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始终坚持党员标准,严把党员“入口”关,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一)加强管理,建设好队伍。一是党委管,主要制定规划、抓好指导和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二是党支部管,主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经常性教育培养,并做到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鉴定。三是党员管,每个党员都要关心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介绍人每月至少找培养对象谈话一次,了解情况,指出存的缺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二)搞好培训,增强了信念。各党委每年举办1至2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通过学习《党章》、《入党教材》等,使他们懂得了党的纲领、性质、宗旨、纪律、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等党的基本知识,增强了对党的坚定信念和深厚感情。 (三)坚持标准,严把“入口”关。一是考察关。其一,派人员考察。被列入发展的对象,党委均派员到发展对象的单位考察,与发展对象谈话,了解他们对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和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与企业主谈话,了解发展对象的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的表现。其二,实行公示制。把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转正名单及入党条件、发展程序等张榜公示,征求群众对公示对象的个人素质、现实表现、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增加了发展党员工作过程的透明度。其三,实行预审制。党委对发展的材料进行预审。预审内容主要是发展对象是否符合党员条件、发展对象在群众中的满意率、发展党员材料是否齐全以及发展程序是否规范,并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全面考察了解发展对象,使新党员质量得到保证。二是手续关。党委在初审前,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报送入党申请书、入党志愿书、政审材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支部大会讨论民政部记录等五份材料。三是审批关。按照发展党员程序和要求,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坚持做到:未经培训及考试不合格的不批;培养教育和考察无记载和未达到规定时间的不批;有关情况和问题不清楚或未作文字说明的不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入党志愿书》填写不符合要求的不批;手续材料不完备的不批;不符合党员标准的不批;政历不清楚的不批;有关材料中的时间顺序颠倒、矛盾的不批。 三、加强检查指导,确保工作落实 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坚持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以保证发展党员质量。 (一)认真检查发展党员工作。为了保证发展党员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要坚持每季度派员到各支部逐一检查分析发展党员工作民政部帮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支部及时解决发展党员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并将检查了解情况写成专题报告,针对存在问题适时提出有效整改措施。由于加强检查和指导,使中组部提出的“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得到全面落实。 (二)加强党建目标管理监督。党委每年都把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摆上党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求各党支部在制定工作计划时都要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党务部目标管理督员在半年和年终对各党支部党建目标管理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在考核的规定中明确要求,对党支部没有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必须扣减支部的目标分,对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且成绩突出的适当给予加分。体现了任务一起下达,一起考核,奖惩兑现,促使发展党员工作落实。 |